close
小瓶子出生前,媽媽就一直在模擬所謂的『手足爭寵』的狀況、畫面、及因應之道。兄弟倆差三歲,剛好是哥哥要進幼稚園的時間。聽完一堆老手媽媽、專家學者、以及書本的話之後,媽媽決定讓哥哥早三個月去上學,再接弟弟回家,才不會讓哥哥覺得是因為弟弟出生,所以爸媽把他丟進學校。

 
小瓶子擺在肚子裡時,啥都好處理。告訴Ian媽媽不方便抱抱,感覺上他挺能了解的;對於肚子內的弟弟,Ian也都噓寒問暖,相當友善;加上媽媽自以為周全的三個月前先上學的適應期措施,原本以為應該萬無一失,Ian可以完全了解並接受弟弟來臨了的這項事實。沒想到,小瓶子出生後才第一天,手足之爭就此開始。
 
首先是,從未與媽媽分開超過五小時的Ian,不了解為啥媽媽生完弟弟後,要和弟弟在醫院一起住幾天,但是他不行?再來是,為啥出了醫院以後,媽媽和弟弟可以繼續到坐月子中心一起住,但是他不行?媽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小孩的變化,從一開始的失落、生氣、到無奈接受,但是消極不搭理。媽媽可是在做完月子後約兩個月,才把母子關係重新修補好。
 
Ian對弟弟這個新來的家庭成員,一開始沒有明顯的好惡。媽媽覺得Ian 把弟弟當作玩具的成分比較大。但是隨著弟弟學會爬行與走路,Ian逐漸開始意識到玩具變成玩伴與敵人。開心時就會熱心的幫忙弟弟撿起掉落的玩具;不高興時就搶弟弟的東西,然後舉的高高的,惹的弟弟哇哇大叫。媽媽好幾次嘗試著告訴Ian,小瓶子是Ian永遠的伴,是來陪Ian的,不是來讓Ian欺負的,但是面對一個行為退化很嚴重又很敏感的小孩,每說一次弟弟的好處,就是讓Ian行為再退化一個月;指責Ian的錯誤,或是要他像個哥哥,只是讓他對弟弟更有敵意。媽媽跟爸只好百般忍耐,好說歹說,期望Ian趕快長大懂事。
 
小孩是很有趣的。Ian雖然常常欺負弟弟,但是不曾打過弟弟,只是會調皮的把弟弟的玩具搶走;弟弟雖然每次都被欺負,或是被哥哥吼叫,但是哭玩還是會去找哥哥玩耍。Ian跟弟弟說完:『我不跟你玩了!我不喜歡你了!』之後五分鐘,爸爸媽媽就又會聽到兄弟玩耍的笑鬧聲。
 
最近媽媽突然發現,兄弟倆關係變好了,很可愛的畫面常常出現在家中。比如說:一早上起床,弟弟總是指著房外,表明要起床出去玩了。爸媽還在賴床時,Ian會自告奮勇要帶弟弟出去玩耍,並且對弟弟又親又抱,惹的弟弟坐不穩之餘又哇哇叫。又比如說:弟弟常常會做在床邊看哥哥耍寶。有一次還甚至哈哈大笑,倒栽蔥摔到床下。Ian最近開始會幫忙把弟弟推屁股向床內,以防他又摔出去。最經典的是一次,爸爸媽媽戴兩兄弟去吃飯。餐廳的阿姨覺得小瓶子很可愛,做勢要抱他,媽媽也做勢要將小瓶子遞出時,突然出現Ian的聲音說:『媽媽,你坐下!』後來媽媽問他:『你是不是不希望阿姨抱弟弟?』Ian微笑,點點頭。媽媽覺得Ian過了四歲,好像有長大了。會懂得保護弟弟,以及使用高級社交手婉要求媽媽處理問題!
 
媽媽不期望Ian跟小瓶子長大後要是最好的朋友,因為兄弟的個性畢竟不一樣。但是希望他們會知道長大的路上,有個永遠的伴,可以討論事情,分享心情,這樣就夠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a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